合肥天使儿童医院

手机扫一扫 快速预约挂号
合肥天使儿童医院官方微信
首页 医院简介 特色诊疗 医生团队 科室导航 就医指南 就诊评价 医院动态 健康讲座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该症患病率3~4/万。但近年报道有增高的趋势,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的数据,美国孤独症患病率在1‰~2‰。国内未见孤独症的全国流调数据,仅部分地区作了相关报道,如2010年报道,广东孤独症患病率为0.67%,深圳地区高达1.32%。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但具体的遗传方式还不明了。   2.围产期因素围产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   3.免疫系统异常发现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   4.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单胺系统,如5-羟色胺(5-HT)和儿茶酚胺发育不成熟,松果体-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导致5-HT、内啡肽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   临床表现:   1.语言障碍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病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遗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多动症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发现患者额叶发育异常和双侧尾状核头端不对称。功能MRI还发现多动症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如额叶功能低下,在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基底节区、前扣带回皮质、小脑等部位功能异常。   3.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多动症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与多动症发生有关的儿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更多存有争议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食物、儿童缺铁、血铅水平升高、血锌水平降低与多动症发生有关,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4.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临床表现   1.注意缺陷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患者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注意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患者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并可伴有诸多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抽动可包括以下几种:   ①简单运动抽动:突然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运动,如:眨眼、耸肩等;   ②复杂运动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的动作行为,如:咬唇、刺戳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动作、猥亵动作等;   ③简单发声抽动: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咽、犬吠声等;   ④复杂发声抽动: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等。   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呈波浪式进展,新的抽动症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症状,或在原有的抽动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抽动症状可因应激、焦虑、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也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   二、抽动症的病因是什么?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为一种影响突触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代谢障碍疾病,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人认为可能由链球菌感染后所产生的抗体与中枢神经元发生交叉免疫反应所致。近年的研究报道提示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如何判定?TS的诊断系采用病史描述性方法,依据临床表现进行描述性诊断:   1、18岁以前起病;   2、多种运动性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生性抽动   3、抽动几乎天天发生,一天多次,病程在1年以上,且在同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3个月以上;   4、除外癫痫肌阵挛发作、Wilson病、舞蹈病和病毒性脑炎等   四、需要的检查&
  矮小症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增多,根据抽样调查,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但现实中,矮小症及矮小症的诊治较少被大家所了解。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矮小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什么是矮小症?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群-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SD);对矮小的患儿,须进行相应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以利于正确诊断。要弄清矮小症为何会发生,必须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它的病因。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   ①遗传:种族、家族、性成熟的迟早、对营养的需求、对疾病的抵抗等;人体高度70-80%取决于遗传潜力;   ②母亲情况:营养、情绪、疾病(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糖尿病、感染)、畸形(子宫、胎盘异常)、药物摄入、X线、酒、烟、尼古丁等;   ③营养:适当的量与比例使生长潜力充分发挥;   ④疾病:急性疾病使体重下降,慢性疾病影响身高和体重;   ⑤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等;   ⑥生活环境:居住条件、阳光、空气、水、生活习惯、文化教养、运动、医疗保健服务等;   矮小症,该如何诊断?  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得好、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增长却未能如家长所愿。想要知道孩子究竟是“矮小症”还是“晚长”,需要进行相应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孩子身材矮小,有哪些疾病需要做鉴别?主要有以下疾病需要鉴别,各自的诊断要点如下—   1、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2、甲状腺功能低下:  3、特发性矮身材:  4、软骨发育不全:  5、Turner综合征:  6、肾小管酸中毒:  7、小于胎龄儿矮身材:  8、家族性矮身材:   治疗矮小症,生长激素安全吗?矮小症的治疗主要是生长激素(GH)治疗,国内可供选择的有GH粉剂和水剂两种,水剂的促生长效应较好;使用剂量

合肥天使儿童医院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