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页 医院简介 特色诊疗 医生团队 科室导航 就医指南 就诊评价 医院动态 健康讲座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成立于1952年建院时,是前苏联援建的科室,由最初不到10张病床,10名医护人员,发展至目前拥有西城院区和通州院区神经内科床位达130张,以及神经电生理、脑血管超声和基础科研等较为完善的科室。隶属于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原卫生部全国进修医师培训点,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八年制及本科生教学任务。近十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北京市科技新星2项和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2项。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3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项。每年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现共有医、护、技人员近100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0名;研究生导师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目前年门急诊患者18万余人次,出院人数2000余人次。对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如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癫痫、亚健康状态、中毒性疾病的诊治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1952年-1960年三届科主任为苏联专家,分别为Cm?buH,Stiopin斯乔宾教授,ЦuрΚοВ.A.M契尔考夫和ArmeB.C安格杰教授。1960年以后有七位科主任任职,他们是朱镛连教授、王芷沅教授、薛启蓂教授、徐忠宝教授、王得新教授、李继梅教授和贾建平教授。目前科室领导班子为贾建平、张拥波、脱厚珍、刘占东和杜彬五位成员。科室于1952年组建时既成立了脑电图室,80年代后又相继增置了脑电地形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生物电反馈等仪器,潘映辐、曹佩芝、富慧蒂教授在神经电生理技术对癫痫、脱髓鞘疾病、周围神经病、肌肉病的诊断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潘映辐教授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诱发电位学,提高了临床医生对诱发电位诊断相关疾病的认识。1981年正式成立了神经病理实验室,在王芷沅主任的指导和童启进教授的主持下,开展了对脑、脊髓、神经和肌肉等神经组织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30余年来每年主持北京市临床病理讨论会一次并提供2例疑难病例的病理资料。在赵伟秦教授带领下,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有病理资料的桥本脑病和抗NMDA受体脑炎病例,对提高北京市乃至国内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具有较重要的意义。1986年,薛启蓂主任组建了神经生化研究室,开展了极长链脂肪酸、血清铜蓝蛋白、酶标3项、寡克隆区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