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主瓣下狭窄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对于主瓣严重关闭不全的病例,主瓣替换术应在主瓣狭窄切除后同时进行。

纤维隧道狭窄切除术:这种主瓣下狭窄通常主瓣环较小。为了缓解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同时更换主瓣。-在心室形成过程中,应使用体外循环,结合心脏冷停搏液和局部心肌冷却,以保护心肌。建立体外循环后,阻断提升主,解剖提升主根部前壁的脂肪组织,明确右冠状开口的位置,垂直切开提升主根部前壁,切口右边距右冠状约7mm,为了在不影响右冠状血流的情况下,在缝合主切口时有足够的主壁组织。主瓣环在切口下缘向下和向左切开,并延伸到肺瓣下方的右心室,以显示心室间隔的左右两侧。从主瓣环切口下缘纵向切开增厚的心室间隔,全部切开主瓣下管状狭窄。切除主瓣,放置直径足够大的人工主瓣,将大部分人工主瓣(约60%)缝环缝合固定在主瓣环上。根据心室间隔切口和主切口的形状、大小和长度修剪梭形聚酯织物,编织下端缝合固定在心室间隔隔的左侧,右心室一侧的缝合用聚酯垫片加固,织物放置在心室间隔的左侧。由于左室腔压力高,织物可以靠近心室间隔,减少室间间隔修复区域产生左右分流的可能性。织物中间与人工瓣膜的缝合环缝合固定,完成人工瓣膜置换。织物上部与主切口边缘连续缝合,右心室出口切口用心包或补充连续缝合,心包片上部缝合覆盖主切口聚酯织物表面(图2),完成心脏操作。-主瓣环直径在室间隔成形术后可增加5~8mm,同时,左心室流也可以增加50%。

(2)纵向切开增厚的心室间隔和主瓣下管状狭窄

(3)切除主瓣膜,更换人工瓣膜,取适当尺寸的织物。下端缝合固定在心室间隔的左侧,右心室一侧的缝合用聚酯垫加固,织物中间与人工瓣膜的缝合环缝合固定

主瓣下纤维隧道狭窄,如主瓣环和瓣叶正常,不需要进行主瓣膜替换,可在主根部和肺瓣下方2cm右心室流出道是一个水平切口。直角钳通过主切口放入左心室流出道。直角钳可以通过右心室切口在心室间隔下方触摸。在直角钳的指导下,从右心室侧切开心室间隔。室间隔切口与左心室流出道平行,2~3cm,切口上缘不得超过主瓣,剥离并切除主瓣下纤维管,用聚酯织物缝合心室间隔切口,扩大左心室流出,然后缝合主和右心室切口(图3)。一些外科医生提倡在心脏外做旁路手术,并在左心室与人工生物瓣膜厚的人工血管连接到主、胸部或腹部主。人工血管的一端与左心室的尖端切口相匹配,人工瓣膜的一端与主的一端相匹配(图4)。

(1)在主根部和肺瓣下约定2cm处的右心室流出道各作一横切口

(2)切除主瓣下纤维管道

(4)缝合主和右心室切口

图3 主瓣下纤维隧道型狭窄切除术(勿需置换瓣膜)

先天性主瓣下狭窄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效果:先天性主瓣下狭窄病例很少在婴儿期进行手术,因此手术死亡率低于瓣膜狭窄,一般约为5%。主-心室成形术死亡率高,接近10%。而且术后传导束损伤的并发率较高,有病例组报术后各种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可高达50%左右。术后左心室与主收缩压差明显降低,心功能改善,恢复I级者约占80%,术后15年随诊约40%病例晚期死亡。晚期死亡的原因包括左心室流出残留梗阻性病变、狭窄复发、房间传导阻滞、主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完全等。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相关医院

  • 5362人浏览
  • 6529人浏览
  • 5398人浏览
  • 1364人浏览
  • 9563人浏览
  • 8564人浏览
  • 7463人浏览
  • 2963人浏览
  • 3594人浏览
  • 9532人浏览

  • 3830人浏览
  • 4986人浏览
  • 3516人浏览
  • 4443人浏览
  • 15人浏览
  • 3766人浏览

  • 掷出窗外食品安全

  • 白领猝死

  • 世界无烟日

  • 鲁若晴的白血病

  • 3095人浏览
  • 3700人浏览
  • 3614人浏览
  • 4910人浏览
  • 4737人浏览
  • 3287人浏览
  • 4696人浏览
  • 3316人浏览
  • 3976人浏览
  • 4368人浏览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

Baidu
map